催眠就是生活:克服飛機恐慌症

依據腦子的理論得知,催眠能組合與拼湊訊息單位,例如創意、發明,也可以任憑自律神經胡思亂想…所以催眠師能夠輕易地在腦子海馬迴建構新的認知,更改過去神經直接通往杏仁體的反射路徑。當神經的路徑改變了,訊息單位不再直接碰觸到杏仁體,非理性的恐懼與害怕情緒反射行為也就不會發生,因此藉助催眠克服恐懼與害怕,根本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。

但是,經催眠所建構的新認知只在腦子活動,稱之為「想像」或「想像看見」並未親身經歷,對腦子的內容來說仍是個未知。對於情緒性主控者來說,喚醒催眠之後會持懷疑的態度。而所謂的懷疑,它一半是肯定一半是否定,也就是成功與失敗機率各占百分之五十(50%)。如果催眠在此就告一段落結束,下次當事人再遇到坐飛機的衝突時,情緒性聽話度的自律神經會主動地選擇懷疑否定的那一半,不理性的恐懼與害怕依舊會再回來。所以在催眠治療領域中,只有想像而沒有實際臨床體驗的催眠,終將會面臨失敗的後果。

所謂「解決衝突必須要面對衝突」的意思;是把催眠所建構的平靜認知,轉換成為神經的新路徑並成為腦子的已知。也就是從催眠治療中把當事人喚醒之後,立刻帶他去乘坐飛機的體驗,或是乘坐類似飛機的模擬。依此看來,去除搭乘飛機的恐懼與害怕,最好是在搭乘飛機的前一天做催眠治療。運用體神經所達到的平靜,抑制了交感神經通往杏仁體的通路;當恐懼與害怕的情緒被平靜所取代了,症狀則必須離開,這正是一項物理反作用定律的應用。

文章來源:徐明催眠推廣工作室

arrow
arrow

    徐明催眠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